石教授提出反省社會科學的深刻想法,對吾人日常生活所追求的個人價值、一般所謂的普世價值,提出反省與批判。
「女性主義與憲政民主」包含了對人的存在與社會運作方式的預設概念;父權文化下社會對女性的刻板印象埋藏在日常語言結構與深層思想中。一百多年前女性與被殖民者並不享有與男性或殖民者相同的權利,因而女性開始爭取平等權時自然以男性與白人的權利為內涵。現今談的憲政與民主前提是個人自由,保障性別平等、性別意識,因而強調個人自由民主的重要性;然而自由民主之下所有人都被個體化,遺忘「受折磨者」的關係,本質上是把人培養成自17世紀以降歐洲社會發展進到主權國家、工業社會、資本主義、民主社會之後,所發展出來的理想個人模型,個人並不能決定個人的市場價值、亦無法撼動體制。講者探究由歐美國家主宰視為理所當然的民主自由制度,從多元的觀察角度提出批判與省思,跳脫二元的東方與西方、民主與獨裁、國家與社會等對立的論述,打破學術成規,開拓不同的視野。
人國之禮是使用儒家語言表達憲法的替代稱呼,講者試圖說明人權就是正義的道理。中華民國行憲已數十年,1947年開始施行的憲法是二戰之後所制定、世界上最高齡的憲法之一,與日本憲法同齡,早於1955年德國的基本法,也早於1958年之法國第五共和憲法。若從1987年解嚴時起算,台灣經歷民主憲政應該無人不知「憲法」一詞的意義。然而,憲法、權利、個人、平等、還有法治等等名詞,雖然人人知其然,郤未必人人同意或知其所以然,也就不易體會此等觀念與自身的關聯性與重要性。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或許是憲法意識與人權意識的缺乏。
不可諱言地,我們的社會傳統中可能缺乏明確的憲法意識,其實憲法的潛意識在古代即已存在。講者先從憲法的內容說明我國憲法對於保障人權的重視,這是源於西方的憲法意識。從傳統的典籍中發現隱然存在的憲法潛意識,並且進一步說明西方的憲法意識與傳統社會的憲法潛意識,如何接軌或是不接軌。
財團法人理律文教基金會著作權所有,非經同意不得翻印轉載或以任何方式重製.
© Lee and Li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Tel: +886- 2-2760-6111 / Fax: +886-2-2756-5111
E-mail: [email protected]
Tel: +886- 2-2760-6111 / Fax:
+886-2-2756-5111
E-mail: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