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權侵害確立後,權利價值減損數額如何認定及侵權人應負的損害賠償責任,長期以來是無體財產權的一大課題。專利法為降低權利人證明困難,訂有三種不同計算方式;但是法條規範仰賴實務操作,個案事實與法院認定無法切割,觀察相關案件有助於未來更細緻之論理發展。本課程觀察分析近三年實務判決,並彙整近期司法實務統計概況、侵權主觀故意過失的認定、侵權產品的銷售額認定、貢獻度考量因素等重點,以期作為產學界參考。
「商標」是行銷商品及服務時不可或缺的識別標識,用來表彰商品或服務的來源,並區別自己與他人商品或服務。消費者以商標作為信賴及重複選購的依據。商標制度主要在維護市場公平競爭,使商標權人在公平的條件下,進行商品和服務的生產與行銷,同時避免消費者在購買商品或選擇服務時,發生混淆或誤認誤信的情形,進而促進工商企業的正常發展。本課程結合理論、法律條文及實務案例,介紹商標法的核心不確定法律概念「商標識別性」、「商標混淆誤認及減損之虞」,期有助於了解如何選用及使用商標,將商標權能發揮至最大效益。
只要是員工之創作,企業應該可以自由使用?只要是非營利目的利用行為就一定不會侵權?轉載、引用網路上的文章、照片、影片,是致敬行為,應該不會違法?電視節目本來就是免費提供給大家看,錄下來放上Youtube也沒什麼問題?只要收到著作權人通知後把侵權的內容移除,就不會構成侵權責任?企業可於寄給全體同仁的電子郵件中利用有合作關係第三人之創作?企業可於內部訓練教材或內部郵件中利用外部梗圖生產器產生之梗圖,並略作編輯?企業同仁可以私人Line群組轉發第三人之創作?企業可於特定時段播放購買之音樂專輯、廣播節目?企業舉辦卡拉OK歌唱比賽,參賽人員可利用第三人之音樂著作?許多企業未加深究的日常,其實皆潛藏侵權危機。本課程介紹著作權合理使用等重要觀念,釐清企業常發生的迷思,避免被控侵權的風險,期能維護著作權人與使用人雙贏的局面。
財團法人理律文教基金會著作權所有,非經同意不得翻印轉載或以任何方式重製.
© Lee and Li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Tel: +886- 2-2760-6111 / Fax: +886-2-2756-5111
E-mail: [email protected]
Tel: +886- 2-2760-6111 / Fax:
+886-2-2756-5111
E-mail: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