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意識抬頭,廢棄物清理的規範越趨嚴格,目前法務部所統計的環保刑事案件中,違反廢棄物清理法的案件占近五成,執法力度不容忽視。企業經營講求獲利,對於廢棄物清理不若生產重視,即使配有專責人員,其對於法令的掌握,相對而言仍屬不足,往往在事件發生後才知悉違法,而致企業人員承受刑事調查及究責的壓力。廢棄物清理法對「廢棄物」雖載明為「被拋棄;減失原效用、被放棄原效用、不具效用或效用不明;於營建、製造、加工、修理、販賣、使用過程所產生目的以外之產物;製程產出物不具可行之利用技術或不具市場經濟價值;其他經中央主管機關公告,而能以搬動方式移動的固態或液態物質或物品」,然而實際認定與法律適用上,涉及主觀與客觀的因素並不單純。本次講座從廢棄物的定義展開,簡述廢棄物清理法的管制架構及違規罰則,期有益於法規遵循與國民健康。

講座影片:

廢棄物管理-廢棄物清理法初探 陳君薇律師

環境法律在某種程度上,是將環境能夠承受污染的容量作成具體的規定,它兼跨法律、技術與管理層面。許多企業都拿到ISO認證,理想上都應該切實做好環保,然而一旦實施環保法律遵循查核,卻發現很多規範沒有落實,危機重重。如何從執行面、管理面確保產業的實務操作與法規完全一致,是非常不容易的;而企業如果不妥善處理,隨時都可能面臨經營的危機。環保已成為企業發展的限制條件,儼然成為企業刻不容緩之課題。
大陸地區推動證券市場支持綠色投資、設立綠色發展基金,並以金融上的誘因引導環保的推動,例如綠色企業與非綠色企業在取得貸款上待遇迥異。這些制度要能夠推行,基礎在於一定要有環境風險的控管、管理,要清楚地規定違反環保法規的法律責任,要有環保體檢的制度,另外還要建立環境安全的隱患排查與防範能力、環境信息披露制度等。本課程從業界實務經驗探討環境污染的代價、環境污染事件之處理、企業綠色發展之必要性,以及企業究應如何作好環保法律遵循等議題。

講座影片:

企業綠色發展與環保法律遵循 蕭偉松律師